青春白酒江小白味道工程浮出水面

发布时间:2018-10-22 10:07:11
来源:项城网

10月消息,青春年轻化白酒江小白,味道战略浮出水面。近年来,不少做市场的人都在说,江小白是白酒行业的革新者和颠覆者。其实从混饮出发,透过现象看本质,更准确的说法不是颠覆,而是江小白的思考重构。

青春白酒江小白,代表年轻味道的崛起

中国白酒自古传承,其在中国有极强的社会属性与文化积淀。可惜,年轻人似乎不爱喝白酒。在新生代消费群体中,偶尔喝一点红酒、啤酒,有的直接是什么都不喝。对他们而言,所有的白酒都是辣口的,提及白酒就与“辣、冲、烈”等刺激、凌厉的感受划等号,都归为不好喝的一类,都是重口味的和不那么潮酷的。白酒如何重新获得年轻人的青睐?要知道,消除年轻人对白酒的认知偏差绝非易事,之前从未有过在年轻化创新里取得突破的白酒品牌。

但江小白出现了,一年狂卖几个亿,火遍了大江南北。谁也不曾料想江小白不按传统套路出牌,敢于从年轻化这个市场里杀出来。不仅选择做清香型高粱酒的小众口味迎合年轻人的味蕾,还用MIX混饮的新玩法突破年轻人的想象力的边界,加了冰加了饮料后酒精度数就下来了,而且可以让产品口感灵活多变,千人千味。

表面看,江小白MIX混饮是想用现调鸡尾酒的口感去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的青睐。但在混饮背后,好像掩藏着江小白的味道战略,一个中国白酒从未敢真正去尝试的新领域。

青春白酒江小白,引领中国酒走向世界

说到江小白,人们想到其扎心的文案,确实,江小白的营销太亮眼了,以至于掩盖了它在产品方面的优秀,但归根结底,产品是品牌的原点,产品的品类创新才是江小白的核心优势。

把江小白的发展历史拉通,梳理相关新闻报道,就很容易发现江小白在产品口感味道定位上的策略,其实是在用“轻口味高粱酒”为主线,在以重口味为主流的行业里逆市而行的味道战略。

江小白在传承白沙镇重庆高粱酒工艺基础上,研究出单一高粱为原料的“单纯酿造法”,提香、去杂、降度,奠定了“简单、纯粹、甜净”的轻口味酒体风格。这种清香型高粱酒,既不同于浓香型的浓郁窖香糟香,也不同于北方二锅头的粗旷浓烈,细腻柔和、清淡爽口和味道干净是这种酒最明显的特征。

如今看来,江小白做混饮并不是一时兴起,小曲清香型酒体,本就是天生适合做混饮的基酒。早在2012年江小白面世之时,推广活动上就有过混饮。当时就有粉丝用江小白调制混饮,并在微博上彼此互动,但一个创新品牌的声量有限,所以动静也不大。

说到底,混饮的优势是在江小白爽口酒体基础上所唤醒的千变万化的味道,这些味道弱化了传统白酒口味特性,更容易被年轻人接近、适应。另一方面,江小白江小白利口化的设计,是在向国际口感味道的评价体系上靠拢,从而抵挡洋酒、红酒、啤酒对于白酒用户的抢夺,并切进原本属于洋酒的市场。

江小白的逻辑不是局限在存量的国内市场甚至是地方市场争夺份额,而是打开了国际化的想象空间,既然威士忌、伏特加、清酒打过来了,中国白酒不如也打出去。在欧美,口感都追求清淡干净,而江小白的产品特色也是纯而不烈,爽而不薄,酒体有果香、花香等味道,有国际烈酒一样的口感特质。江小白改变了世界对中国酒的刻板认知,也是它能在国际葡萄酒暨烈酒大赛(IWSC)、布鲁塞尔和旧金山世界烈酒大赛(SFWSC)等顶级的国际烈酒评比上,多次获得金奖银奖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
青春白酒江小白,重视年轻人的参与价值

做互联网的人都知道,小米品牌快速崛起的背后是因为社会化媒体下的口碑传播,而小米口碑的核心关键词是“参与感”。随着消费场景的变迁,消费者选择商品的决策心理在这几十年发生了巨大的转变。从早期的功能式消费,到后来的品牌式消费,再到如今的体验式消费,品牌越来越重视用户的参与感。

同样,江小白MIX混饮西方需要专业调酒师协助调配不同,它用随手可得的素材和饮品,如果汁、果酱、饮料等,让年轻人发挥天马行空的创造力,参与进来,自由选择,搭配出一款自己喜欢的酒精饮料,甚至可以为自己亲手调配的混饮命名,由小酒馆推荐给更多人品尝。江小白混饮不仅操作简单,而且材料获取方便,在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,让用户有了深度的参与感,自然能吸引到更多的年轻人。

面对新鲜事物,具有创造性、互动性的参与感,一直是年轻人所追逐的。江小白正是洞察到年轻人这一特性,才鼓励消费者将江小白和红茶、脉动、奶茶、橙汁等饮料混合,调配成不同个性的味道鲜活的饮料,享受多重体验。小酒馆除了混饮的味道与形式上创新,也给了年轻人释放情绪的愉悦。

中国白酒文化的内涵要比外国的咖啡文化丰厚得多,而白酒在中国是一个包含了地域、文化、工艺、技术等等多元要素的产品,因此,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空间,体验价值、白酒衍生的文化关联消费产品、场景的重新塑造、消费者的重新分类,都将成为未来白酒行业创新的关键词。

AD
更多相关文章
AD
AD